你的決策真的是理性的嗎?

無數經濟學家,夜以繼日的嘗試著發明各種理論工具 用於預測房價、股票等資產的未來走勢,其中有些卓越的研究成果被授予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然而2013年的諾獎卻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這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頒給了三位經濟學家,分別是芝加哥大學的尤金法馬和拉爾斯漢森,還有伊魯大學的羅伯特席勒

同時表彰他們對資產價格可預測性理論作出的貢獻,但讓人不解的是,法馬和希臘的觀點是完全相反的,法馬教授認為市場不能預測、其樂教授的相反,認為市場可以預測,那到底聽誰的呢?

其實今天的經濟學界有兩幫人一直在爭吵,一派是認為人是絕對理性的傳統經濟學派,而法馬教授是傳統經濟學的代表、另一派是認為人是非理性的行為經濟學派,奇樂則是站在非理性這一邊,他們到底在吵些什麽呢?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群經濟學家在研究經濟學問題時建立了理性人這一模型,其實人類社會運行的規律極其復雜,但在引入理性人的概念後,各種模型竟然變得簡潔優美了。此後,這就成為了傳統經濟學的研究根基,那什麽是理性人呢?人是社會運行的主體,傳統經濟學會假設經濟活動中的人是理性的

這個理性有兩個特點:
第一,人是自私的
第二,人會本能的效用最大化 ,簡單來說就是投入最小的成本來獲取最大的利潤,在這個理性人的模型中 不但假設了每個人都是理性的。不單如此,它還假設你知道我是理性的,我也知道你是理性的,這就形成了一個絕對理性的市場,在理性人的基礎之上,推演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理論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理性經濟學一度統治了整個經濟學界,尤金法馬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說。他13年獲得的諾獎就是歸功於這個理論,我們這些金融從業者,無論是基金證券還是期貨的從業考試,這個有效市場假說都是必考點,那他到底說了什麽呢?法馬教授認為,資產的所有信息都已經充分反映在他的市場價格了

舉一個股市的例子,在一個完全有效的市場中,A公司突然出現了一個利好消息,最新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會大筆買入,因為人是理性的,他買入的量會剛好使A公司的股價拉升至跟消息反映的價值相當的位置,那為了抓取超額的收益,人們會努力發掘A公司潛在的利好或者是利空消息,價格和消息之間的差距會很快消失,因此市場中股票的價格總是完整的反映了它的歷史信息和猜測,這個價格既不高估、也沒有低估,價格總是正確的,物有所值,當你買入面前的股票時無法獲取超額的收益,因此有效市場假設認為所有對過往價格走勢的技術分析都是無效的

因為價格已經反映完了,未來的價格走勢只能靠誰都想象不到的突發事件來改變,因此有效市場講述的知識者們認為市場是無法被預測的,在這樣的邏輯之下,自發力量糾正,所以在絕對的理性之下,像金融危機市場,泡沫都不應該存在、金融監管越少越好,因為市場中看不見的手會自動的修復所有的錯誤,但現實中的市場果真也是這樣嗎?

從市場不會發生錯誤定價之一點,巴菲特就第一個不答應,因為沒有錯誤定價就沒有被低估的公司,沒有被低估的公司,也就沒有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巴菲特曾嘲笑有效市場假說,相信這個理論的人越多,自己賺錢就越容易

上世紀80年代以後,尤其是格林斯潘執掌美聯儲的這十幾年資法馬的有效市場假說得到了主流經濟學界的廣泛支持,它在事後解釋市場價格方面常常是準確的。而美國政府和美聯儲也信奉市場是有效的,於是不斷的松懈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也就是從這裏開始埋下了一顆雷。到了2008年,這顆雷終於炸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來得讓人猝不及防,嗯...市場不是可以自我修復嗎?不是總是有效嗎?看不見的手去哪裏了?到頭來還是要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擦屁股

其實,比08年次貸危機更早的2000年,美國還爆發了一場由互聯網泡沫引發的股災,這也是一個市場失控的例子,只是當時的主流經濟學界認為這只是一次偶然,這時就該輪羅伯特席勒出場了

他是行為經濟學的代表之一,教授早在2000年,互聯網時代的前五年就已經預測出美國的股市估值過高了,會爆發一場危機,並且運用它的研究方法也準確的預測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但是,這時的行為經濟學人為言輕,在《經濟學原理》這本全美最負盛名的學校教材中,行為經濟學只藏在其中的一個小節之中 相當於拓展閱讀資根本不受重視

行為經濟學跟傳統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麽呢?

有一個例子形象的描述了兩者的不同,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地上有100美元,傳統經濟學家看到後說,這裡不可能有100美元,因為市場總是有效的,地上沒有白撿的錢,於是走了。行為經濟學家看到後撿起來就揣進了兜裡

行為經濟學認為人並沒有那麽理性,人的大腦在認知上存在天然的缺陷,首先就是人的注意力十分有限,難以做到采集所有的信息,並且大多數人即使得到了正確的信息,也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還有人在做決策時很容易受到其他人或事的影響。簡單的說,世人就會犯錯,而且很多錯誤行為還很有規律,人的行為可以被預測到,由人構成的市場自然就存在可預測的規律,因此掌握並合理利用規律的人具有能力戰勝市場。

人們都有哪些錯誤的行為規律,讓行為經濟學家們能夠信心滿滿的戰勝市場呢?

講一個某位教授做的實驗,今天你有兩件事要做。第一,買一支鋼筆;第二,買一套上班穿的西裝。

你在一家玩具店看中了一支鋼筆,售價25元,你正準備買下,突然記起離這裏大概15分鐘路程,還有一家文具店,同樣的比只賣18元,為了省錢你願意多走15分鐘的路嗎?大多數人選擇走一趟

接下來去買西裝,你來到了一個你喜歡的品牌的專賣店,相中了一套灰色西裝,標價1587元,你剛要掏錢包,一個顧客悄悄告訴你 同樣品牌和款式的西裝在另一家店可以用優惠券,能便宜七元錢只要1580元,那家店離這裏只要15分鐘的路程,這時你會去嗎?大多數人選擇不去

同樣都能省七元,都是15分鐘的路程,成本和收益一模一樣,人們如果理性的話,決策應該是一致的,為什麽會產生不同的選擇呢?因為人們在角色時參照的不是七塊錢是否值得花15分鐘這個點,而是七塊錢跟25元和1587元

這兩個價格的比較說明,我們的判斷被參照物描定了,因而做出了非理性的決策。設計這個實驗的教授是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他是第一位獲得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尼曼教授貢獻了行為經濟學的第一個諾獎理論,前景理論也叫展望理論,說的是人們在決策時心裏會預設一個參考點

很多人會利用這個參考點來操控你的決策,例如,雙十一賣家會悄悄的提高商品的售價,然後放出打折的活動讓你搶,你以為搶到就是賺到?實際情況你買到的商品的價格和調價錢是一樣的

參考點會讓你在市場裡經常犯錯,你在投資時,買賣股票的決策的依據是什麽?很多人會以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作為依據,股票賺了30%賣掉落袋為安,虧了30%拿住或者補倉,等待反彈,這都是圍繞你的成本價作出的判斷

而事實是,股票未來的走勢跟你的成本沒有一點關系,你的決策依據從根上就錯了,前景理論還解釋了人的另一個非理性現象:損失厭惡,此時厭惡說的是人們極度的厭惡損失,在股市中,風險厭惡會讓你在盈利和虧損時表現出不一樣的風險偏好,賺了30%的人往往拿不住,確定性的盈利讓你害怕後面的波動,人們喜歡確定的東西,不喜歡冒險,可要是虧了30%呢?

很多人就不賣了,選擇死扛到底,因為一旦割肉就意味著損失是確定的,有多少人願意坦然的接受確定的損失呢?等等說不定就回本了,你又變得喜歡冒險,剛剛講的是前景理論和損失厭惡,羅伯特奇樂教授2000年時出版了一本書叫非理性繁榮

該書通過大量的實證論述了金融危機,資產泡沫形成背後的大眾心理因素,人們在處理市場信息時常常會出現偏見,偏見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例如從眾效應,人在判斷和決策時很容易受到周圍的人的影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